16
2016-2

为企业转型插上资本翅膀

   为企业转型插上“资本翅膀”

2016年02月16日 15:20:33 来源:苏州日报

 

昨天是A股市场节后开市的第一天,苏州境内上市企业也迎来了节后“首秀”。从市场表现看,经历了全球市场前期的暴跌,当天,沪深两市的小幅下跌和创业板的上涨还是带给股民不小的鼓舞。苏州上市企业除部分停牌外,也有不少实现了“开门红”。

101家上市企业组成“苏州板块”

目前,在苏州101家上市企业中,境内上市78家,境外上市23家。“从苏州企业境内上市情况看,发展历程可分为三阶段。”记者在市金融办了解到,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3年,也就是2004年之前,中小板和创业板尚未开设,苏州共有9家公司上市,均为主板;第二阶段为2004年至2008年,深交所于2004年开设中小板,其间苏州共有14家公司上市,均为中小板;第三阶段从2009年深交所开设创业板至今,苏州共有55家企业境内上市,其中11家主板、22家中小板和22家创业板。尤其是“十二五”时期,苏州上市企业队伍快速扩容,从2010年底的52家,到如今的101家,仅2011年、2012年就分别上市了18家和12家。目前,苏州境内上市企业总量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居第五,在中小板、创业板挂牌量列全国第四。“我们预计到‘十三五’末,苏州上市企业数量将突破150家。”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新三板”扩容至全国,苏州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目前已有25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总量列北京、上海、深圳后,居全国第四位。

据了解,目前苏州上市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企业共计61家,占比79.22%。制造业细目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为主,三类合计占比超50%。在“苏州板块”中,民营企业共计60家,占比77.92%,主要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苏州指数”彰显资本市场实绩。

这两年,苏州上市公司协会每年会对苏州上市企业进行专题分析,分析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历年平均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企业所得税中,除净利润有所波动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市金融办提供的数据看,苏州上市企业盈利能力不错,历年(1994-2014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有67家,占比近九成。其中有22家上市企业历年(1994-2014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占总数的近三成。“苏州上市企业成长性较好,近三年(2011-2014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10%以上的公司有47家,占比超过六成。”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3年底推出的苏州率先指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州上市企业发展实绩。该指数是全国首个以地级市城市名命名并公开挂牌的股票指数,至今历经两年零两个月,共设30个样本股,在考虑总股本交易量的基础上,侧重参考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偿还能力等,样本股每半年调整一次,使指数保持在最佳表现状态。东吴证券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苏州率先指数诞生至今经历熊市、牛市、股灾等,整体涨幅为45.66%,最高涨幅为203.33%,表现远超沪深300指数。其中,2015年苏州率先指数上涨1024点,涨幅55.7%。

“企业上市后,资产规模、销售规模、利润规模等指标均相应增加,经营规模扩大的背后是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助推,在企业发展、就业岗位增加、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实力提升方面的成果非常明显。

以2006年11月20日在中小板首发上市的金螳螂为例,上市后,公司总资产从上市前2005年末的11.90亿元增长至2014年末的217.08亿元;净资产从1.61亿元增长至71.77亿元;营业收入从12.93亿元增长至206.89亿元;净利润从0.48亿元增长至18.77亿元。产业内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通过对接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延伸作用,进而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以2011年12月12日在上交所主板首发上市的东吴证券为例,截至2015年末,已在全国设立分公司15家,已开业运营的营业部99个。目前,东吴证券正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开展收购兼并,整合金融资源,打造涵盖经纪、投行、资管等在内的综合性专业投行。

截至去年底,苏州境内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为8885亿元。相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上市企业募集资金来看,首发共募集31亿元,再融资共募集208亿元,苏州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规模已超过首次发行融资规模,资本市场在企业上市后的持续扶持推动作用明显。

如何进一步用好资本市场工具,为企业转型升级、为城市产业升级插上“资本翅膀”?在引导更多企业上市的同时,不久前出台的《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把目光投向了并购重组。

转型升级用足“炼金利器”

企业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性与技术性并存的专业投资活动,近年来已成为解决期限错配、结构错配或方向错配的资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借助资源的重新配置与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巩固经济发展基础、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经济内生性发展,实现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苏州,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案例也有不少。而其中,作为苏州上市企业一员的吴通控股就是一个亮眼的案例。

吴通控股集团是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于2012年2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立足于通信连接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公司上市以来已成功完成三次重大并购,围绕TMT(电信、媒体及科技)领域“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从通信制造到信息服务的业务拓展”的发展思路,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2013年8月,吴通控股全资收购上海宽翼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9月收购北京国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6月收购互众广告(上海)有限公司。其股票市值在2012年为13.5亿,至2015年年末达到了135亿,增加10倍。集团朝着成为以通讯制造、互联网服务为两大支柱产业的“航空母舰”方向发展。

“尽管年报披露刚开启,但已有约半数上市企业通过业绩预告,提前向市场通报了2015年的运营情况和业绩表现。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并购重组无疑是业绩爆发的‘炼金术’之一。”有业内专家指出,并购重组是上市企业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主业脱胎换骨、净利暴增数倍大多与之有关,在经济结构调整、去产能及去库存的压力之下,新兴产业在高速扩张,传统行业在加速转型,并购重组的动力十分强劲。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给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2016年,苏州将通过加大对IPO企业的政策奖励力度,支持和引导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组建市级并购引导基金,发挥财政撬动作用,推动苏州已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实现规模集聚、延伸产业链条、介入新兴行业,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做强、做专、做优。”对照《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记者发现,专门设立的并购引导基金在倡导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更多中小创新企业对接市场、转化生产力指出了方向。该基金致力于帮助苏州上市企业实现并购重组项目,推动苏州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增强综合实力。按照规划,引导基金不仅发挥本地并购机构力量,还将引进国内专业并购机构。“并购资本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金融工具和资本力量,苏州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也极可能成为并购资本的集聚地。”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杨帆)

 


back
Warmly 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Wutong Group
Warmly 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Wutong Group
Wutong Holding Group Co., Ltd. was founded in June 1999, and has gone ...
+ View newsMore news
Wutong Group shines at the Indi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2019
Wutong Group shines at the Indi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xhibition 2019
From January 29 to 31, 2019, the 27th India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
+ View newsMore news